首页

sm套路直播

时间:2025-05-29 02:42:39 作者:解码杭州“向新力” 法治如何为创新创业“撑腰”? 浏览量:57599

  中新网杭州5月28日电(郭其钰)从智能网联汽车穿梭在西湖畔,到人形机器人舞动全球,再到“六小龙”火爆出圈……置身浙江杭州,创新发展的故事正澎湃上演。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如何为创新创业提供牢固的基础、持久的动力、公平公正的环境,司法保护是最后一道防线。

  今年杭州市两会上,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唐学兵、杭州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叶伟忠,都多次提到“法治护航创新”“法治服务新质生产力”。透过一个个关键词,杭州正不断优化法治供给,为向“新”而行的城市厚植创新沃土。

杭州某知识产权案件庭审现场。(受访者 供图)

  让“真创新”受到“真保护”

  当越来越多创新成果通过知识产权运用发挥更大价值,某种程度上,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

  在司法实践中,如何为受害者挽回损失,又让侵权者付出沉重代价?杭州法院以数十起适用惩罚性赔偿的案件,向社会公众明确传递严惩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信号。

  唐学兵分享了这样一个案例,在一起涉知名民营企业侵害商标权案件中,法院有效衔接知识产权民事侵权与刑事处理,依法适用4倍惩罚性赔偿,全额支持该企业800万元诉讼请求。

  “一次公正审判,依法维护了企业合法权益,也能更好激发创新创业创造的强大活力。”该案承办法官说。

  2024年,杭州法院审结一审知识产权案件9814件,敢用、善用惩罚性赔偿,判赔金额1.14亿元。

  以高质量司法保护创新创业,杭州司法机关“内外兼修”,一方面依法打击侵害知识产权的各类犯罪,另一方面积极回应创新主体的法治需求。

  为了让企业心声和诉求直达检察机关,在杭州,一个个“营商环境检察e站”在线上线下落地生根。

  这是一个集法律监督线索举报、群众控告申诉、涉企法律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检察服务平台,旨在打通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

  “侵权公司利用员工在我公司任职期间掌握了技术信息,销售与我公司高度相似的产品。”杭州一家科技企业创始人通过“营商环境检察e站”反映。

  面对这一极具专业性的案件,检察机关引入专家协助办案,最终促成被侵权公司在诉前获得先行赔付3000万元,市场占有率也从30%提高至45%。

  为让“真创新”受到“真保护”,叶伟忠表示,针对知识产权恶意诉讼,2024年杭州检察机关向法院提出再审检察建议13件,提请抗诉获改判2件,对以“维权之名”阻碍创新行为坚决说“不”。

杭州技术调查官参与专业案件办理。(受访者 供图)

  以创新方式保护创新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蓬勃浪潮中,新问题正追着新技术“跑”。当技术走在法律前面,对于新兴领域的创新保护,司法裁判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风向标”。

  在杭州中院审理的一起涉数据产品商业秘密保护行政诉讼案中,审判团队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数据产品能否作为商业秘密予以保护?

  在没有先例可参考的情况下,审判团队经过近半年研讨论证,多次向业界、学界专家咨询,最终做出一审判决,从数据本身的价值属性出发,探索以商业秘密保护数据产品的新路径。

  “数据背后,凝结着开发者的大量劳动。我们的核心要义,就是尊重数据的价值,厘清权利归属和边界。”该案承办法官说。

  在创新活力涌动的杭州,随着各种新类型疑难复杂案件频发,用司法裁判“立规则”并非易事。

  在杭州一家知名数字化企业,光模块“写码”侵权曾是困扰企业的噩梦。然而,当案卷摆在检察官案头时,简单的法律规定、光模块知识的欠缺、同类裁判文书的空白,都是检察官遇到的难题。

  “从突破认识壁垒到精准计算违法所得、论证侵权故意,我们穿透纷繁复杂的法律事实,最终帮助企业获得惩罚性赔偿,最大限度挽回损失。”该案承办检察官张锐说。

  令她印象深刻的是,后来企业负责人专门告诉检察官已领取了赔偿款。“这么大一家企业还会在意金额并不高的赔偿款吗?其实他们是期盼一份公正判决来维护企业倾注大量研发成本的创新成果。”

  这是该企业第一个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这份判决书也是浙江首例电子化商标侵权的刑事判决。

  2024年,杭州法院审结涉关键核心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专利案件1942件。杭州检察机关起诉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等犯罪119人。

杭州检察机关研发数字监督模型。(受访者 供图)

  以数智支点撬动创新

  知其源,识其旨,还需懂其法。在数字之城杭州,如何撬动保护创新的关键支点,司法机关方向清晰——深化数智赋能。

  面对知识产权案件一直以来存在的举证难、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杭州法院探索侵权智能比对、物证上链存证、异步审理模式等,以数字技术反哺审判方式变革。

  互联网时代,当网络成为创新侵权行为的高发地,作为全球首家互联网法院,杭州互联网法院在一件件涉网知识产权纠纷中,向全球输出网络空间治理规则体系。

  “在一起涉知名游戏公司韩国株式会社传奇IP案中,我们首次通过诉讼平台对域外被告进行有效送达,通过互联网方式解决了涉外诉讼主体身份认证问题。”杭州互联网法院负责人举例说。

  面对一系列司法创新实践,法律监督的质与效至关重要。在杭州,检察机关将数字检察战略作为法律监督手段的革命。

  如通过大数据法律监督,杭州检察机关研发网络“薅羊毛”诈骗、“征信白户”金融诈骗等大数据模型,突破“人找案”传统模式,形成数据支撑“案找人”能级跨越。

  “如果不是检察机关通过大数据模型及时发现阻止,我父母都不知道自己早已陷入了走路刷步数就能赚钱的骗局。”杭州市民刘女士说。

  如今,杭州各地检察机关已研发百余个数字监督模型,在办理个案的基础上,通过收集数据,分析、碰撞、挖掘发现治理漏洞或监督线索,推动法律监督模式由个案办理向类案监督、促进治理转变。

  哪里有“阳光雨露”,哪里就有“万物生长”。今年杭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坚定不移树立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导向,始终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德权威机构下调2025年德国经济增长预期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视角加强对原创性贡献的学理化研究。通过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组成部分方面的创新发展及其内在有机联系,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原创性贡献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的整体认知。比如,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观点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社会矛盾理论的创新发展。新发展理念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论断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创新发展,等等。如果说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加强原创性贡献学理化研究是一种纵向研究,那么三个组成部分的角度可以看作横向研究,要把纵向横向结合起来,深刻认识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取得的丰硕成果。

2024环岛赛第五赛段:阿斯塔纳车队伊万·斯米尔诺夫夺冠

据龙岩市台办介绍,这“十个第一”包括:2023年10月23日至27日,第一届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大会成功举办,在两岸引起热烈反响;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自2016年起连续八年在大陆28个国家级台创园建设发展综合考评中获得第一名(优秀等次);漳平永福成为大陆最大的台式高山乌龙茶生产基地;为台农颁发全国第一本台胞林权证和第一本林下经济不动产权证书,申领首笔林下经济产业贴息贷款;成功创建3个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2个福建省对台交流基地,数量居福建省山区市第一;首个海峡两岸南岛语族考古教学实习基地工作站在漳平奇和洞遗址设立;《台式乌龙茶》《台式乌龙茶加工技术规范》成为两岸第一次共同制定并实施的国家标准;台资企业申请“台企快服贷”成功率达70%,居福建全省第一;在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建成福建省第一个台湾高校学生农业教学实践基地;台商谢东庆当选2022年度“三农人物”,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台湾同胞。

李家超祝贺陈睿琳为中国香港夺巴黎残奥会首枚奖牌

2月29日电 据四川省纪委监委消息:绵阳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袁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四川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中蒙共办国企改革发展研讨会 成立中蒙国资国企交流合作基地

地处江南水乡的太仓自古就是优质粮食产区。2010年,东林村成立合作农场,实行“大承包、小包干”责任机制。村民们学习吸收各方的先进种粮经验,开始思索如何更好地种粮、种出更好的粮。

2024伦敦书展开幕 “阅读中国”展区广受关注

他说,参加受访的这些公司中,八成以上都获得盈利;2022年这些公司中八成在中国进行了再次投资以拓展其业务,跟上消费者的需求。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